(原標題:把健身變成習慣,我們測試了這 25 個應用) ![]() “18 歲那年,我一頓吃三碗米飯,夏天還會自己瘦下去! 抱歉,那樣的日子再也回不來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習慣(坐辦公室)的緣故,我們的新陳代謝正在逐步降低,別說和 18 歲那年吃同樣多的飯,現在可能吃得更少我們都會變胖或者身材走形。 事實是,體重增長貌似是隨著年齡增長不可避免的事情。即便一時減下來,以后也很可能反彈。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那些快速如“13 天哥本哈根減肥法”摧殘一下自己的消化系統。 但我們這里還是想要推薦反彈更慢,更加需要堅持的運動方法,因為它的確會讓你越來越健康。 縱使運動會讓人痛苦,總是有一些輔助手法,可以讓這事情變得愉快,好玩又多樣,所以測試了我們 25 個應用寫了這篇文章。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只有兩件事: 下定決心 翻下一頁 我們把常用的健身應用都試了一次 | Keep & 硬派健身 &FitTime 如果你還不確定健身是個減肥或者塑形的臨時舉措,還是會變成長期的生活習慣,那么從免費的健身應用開始是個不錯的選擇: 低成本,(比起社交網站上傳播的大部分不知來源及難易程度的圖片教程)更成系統。 然后,我們測試了市面上幾個常見的健身應用,發(fā)現其實內容同質化還挺嚴重,基本上都會有視頻健身教學+社區(qū)這些模塊,每個應用在這兩塊側重點各有不同。 如果不是想手機各種課程對比著上,其實裝一個就夠了,所以,以下是各個陳列對比,你們可以自己挑著用。 Keep:新手必備,雖然你們都知道它 如果你剛開始健身沒什么頭緒,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形體好看(例如出個馬甲線,或者翹臀什么的),主要鍛煉場所也是在家,那么裝 Keep(iPhone | Android)就夠了。 ![]() 對于剛入門的在家鍛煉的人,只要打開 Keep 的各套視頻健身教程,跟著模仿動作就行了,練完就打卡,然后再看看別人的馬甲線激勵激勵自己。 哪怕運動量不大,每天保持著養(yǎng)成習慣也是很了不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完全 0 經驗的新手來說,Keep 某些動作難度還是不小,例如鋸式平板撐很難做標準,或者做 HIIT 初級喘得不行。 記得一旦出現惡心或者頭暈耳鳴,就得立刻停下來,不要逞強。 硬派健身:初學者健身房健身可用 說實話硬派健身(iPhone | Android)這個應用還有很多上升空間,無論是設計上還是交互上。 如果你剛開始鍛煉,選擇的地方是健身房,那么可以考慮采用硬派健身里面的一些課程。和 Keep 類似,它也會按照每組動作幫你倒數,提醒要領之類的。 ![]() 但……對于新手來說,健身房器械使用不當,可能更容易受傷一些,建議先使用里面最輕松簡單的課程作為基礎鍛煉一下。 另外,硬派健身的公眾號雖然很熱門,但里面的數據和資料爭議不小,所以大家謹慎采納。 Well,另外有兩個 FitTime 呃,世界就是這么奇怪,連個健身應用的名字是一樣的。一個是藍色圖標的,另外一個是黃色圖標。 藍色的開發(fā)商是睿健時代(iPhone | Android),目前名氣稍微大一些,課程數量很少。而且從他們應用設計看來,他們十分重視社區(qū)功能,但和 Keep 也比較類似。 ![]() 黃色的公司名字就叫 FitTime(iPhone | Android),如果家里有智能電視,你會很容易在智能電視上找到他們的內容。這家的課程比藍色的 FitTime 更少一些,視頻教學的質量也還不錯,例如初學級別的流瑜伽課程。 ![]() 如果你比較有空探索各種不同居家健身課程的話,也可以把這倆課程給裝上。 如果想進階,不如學點肌肉原理| iMuscle & iYoga 如果你已經不是入門級別的健身人群,估計上面這兩個應用的訓練課程和方法你都比較了解了。 iMuscle & iYoga:要更有效的鍛煉,你需要學點肌肉原理 好好了解肌肉構成和拉伸的原理會有更加事半功倍的效果。iMuscle 2 (iPhone)還有就是解釋不同肌肉在身上的部位,以及如果你需要訓練這些肌肉,需要使用什么樣的健身房器械或者健身動作。 我最喜歡 iMuscle 的就是你可以直接點擊某一個身體肌肉給你推薦動作,動作還分成初級和進階的,徒手進行的或者是在健身房進行的。 ![]() 如果做完運動覺得身上某一部分肌肉特別酸痛,iMuscle 上還能找到對應的拉伸動作,特別好使。 瑜伽版本的 iYoga (iPhone)也會解釋每個瑜伽動作做的時候應該是哪塊肌肉感覺緊張。感覺比看純粹文字(現階段來說大部分還可能是英文)的肌肉理論來說簡單直觀太多了。 管住嘴這事情,其實也是會上癮的 | 卡卡 & MyFitness Pal & 營養(yǎng)建議 每天計算卡路里這事情,聽起來真是太反人類了。中餐食材復雜怎么算?難道隨身備著食物秤? 說白了,減重這個事情就是這個原理: 每天攝入的卡路里 < 每天消耗的卡路里 而每天消耗的卡路里=基礎代謝(就是每天你光是活著就要消耗的能量)+主動運動消耗的卡路里。 所以這對于健身的人來說,卡路里計算像是一個獎勵機制,雖然并不一定會算得很準。 例如我一天多慢跑 30 分鐘,就可以消耗 358 的卡路里,約等于 4 塊清蒸的雞翅;例如如果跳 1 小時的健身操,晚餐就可以放心吃掉一小塊牛排了……于是更有動力去健身了! 原理大概是這樣,以下是我們用過市面上最好的兩個卡路里計算應用: 卡卡:如果只要裝一個卡路里應用,就它了 推薦卡卡(iPhone)并不只是因為他們的界面和交互都比較不錯而已。這個應用不僅能幫你記錄攝入食物的卡路里,還能根據你的身高體重,以及你目標體重,幫你計算你每天應該攝入多少卡路里。 外面的餐館品牌卡卡也有接入一些,不過也只有最大眾的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等,如果你想找一個能夠接入個各種外賣熱量的卡路里計算器,那目前并沒有這樣的產品。 最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它直接跟蘋果的健康數據接在一起,也就是說你通過手環(huán)、手表或者手機記錄的步數等運動數據都會變成卡路里數值存到卡卡里面。 而如果你還使用 Keep、硬派健身甚至是鄭多燕的健身操,卡卡都已經把這些運動課程的卡路里消耗給接入應用了。所以確實很方便。 要說讓人不夠滿意的地方,就是"卡卡"只有紀錄卡路里這個維度。但對于一個有減脂或者增肌需求的人來說,蛋白質、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比例可能比卡路里本身更加重要。 My Fitness Pal:這個是有營養(yǎng)維度的卡路里應用 卡卡還沒解決的營養(yǎng)成分問題 My Fitness Pal 倒是解決了。這個應用目前已經被運動品牌 Under Armor 收購到了旗下。 同樣也是記錄吃了多少卡路里,My Fitness Pal 還有詳細的營養(yǎng)成分對比表格,所以在熱量滿足的同時也不怕光是糖或者鹽超標了。 唯一不夠好的地方就是對中文和國內人們吃的食物支持比較差。 最后,無論你健身與否,每天該吃多少請參考專業(yè)的營養(yǎng)建議 其實這些營養(yǎng)參考意見在世衛(wèi)組織(WHO),以及中國營養(yǎng)協會早就已經發(fā)布了,你可以在這里看到全文。這里我們摘選了一段放出來: 男生: 每天需要攝入 9209kJ(2200kcal),相當于每天攝入的食物量約為:谷類 300g,蔬菜 400g,水果 300g,肉、禽和魚蝦 150g,蛋類 50g,豆和豆制品 40g,奶和奶制品 300g,油脂 25g。 女生: 每天需要攝入 7535kJ(1800kcal),相當于每天攝入的食物量約為:谷類 250g,蔬菜 300g,水果 200g,肉、禽和魚蝦 100g,蛋類 25g,豆和豆制品 30g,奶和奶制品 300g,油脂 25g。 如果你在減重,也通過節(jié)食或者不吃飯的方法進行只會在你恢復飲食之后反彈更快而已。所以即使是減重的朋友們,最低標準也應該維持到下面這個水平: 女生應該保證每天攝入至少 1200 大卡,男生 1800 大卡。 各種食物的比例就按照上面給出的調整吧。 如果你的主要鍛煉方式就是在戶外跑步 | Pacer & Runtastic 除了常用的 Nike+ 和國內的悅跑圈之外,這兩個跑步應用也是不錯。 Runtastic Runtastic(iPhone丨Android)是一款健身追蹤類應用。它通過 GPS 來追蹤你的運動信息。 在你運動結束以后,它會對你的運動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包括平均速度、最高速度、最大步數等。 你還可以通過地圖上記錄的數據顏色,監(jiān)測到自己每一段運動路程的速度。顏色越紅說明你的運動速度越快,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通過這個應用或許你可以實現勻速運動。 ![]() 除了跑步,你在做其他運動時也可以用它來記錄。比如步行、騎自行車甚至橄欖球這一類的球類運動。它會根據不同的運動類型記錄你的運動數據。 ![]() 除了詳細的數據分析外,它還可以當你的陪練小伙伴。你可以在主頁信息里選擇訓練計劃,根據你的健身需求購買訓練計劃,價格在 100 到 200 元之間,這至少比健身房便宜。 當然,它還有像 Zombies Run 那樣的游戲陪伴功能。點擊 Story Running 你可以自主選擇陪伴跑步的音樂或聽游戲故事。戴上耳機,耳機那邊就是一場賞金獵人的追逐戰(zhàn),就像自己身處其中被追殺一樣,讓獨自跑步的這段時間變得不那么無聊。 ![]() 以上都是 Runtastic 提供的免費功能,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訓練計劃或者更豐富的數據統計可以考慮下載它的 30 元付費版。 動動 動動(iPhone丨Android)同樣是一款運動記錄類應用,不過與 Runstastics 不同的是,它沒有那么豐富的運動記錄功能。你只能用它來記錄你的跑步或騎車數據。 ![]() 像 Apple 手機自帶的健康功能一樣,它會記錄你每天的步行數據,但它會做一些額外的數據分析,比如活躍時間、熱量分析、里程數等。這樣你就可以從它的柱狀圖中了解到自己過去一段時間的運動數據啦,一目了然。 ![]() 此外,它還設計了一些神奇的社交功能,比如點擊“群組”,你可以看到周邊各種類型的運動健身組織,如果感興趣你可以選擇加入一個適合的群組或者自己新建一個。 ![]() 如果你是個愛曬圖的社交達人,這個標簽功能你一定喜歡,在主頁點擊“相機”的標簽,進入到 P 圖頁面,你可以選擇一個有逼格的圖片,貼上步數、位置標簽就可以分享到社交網站了。 ![]() 3、Relax Oriental Relax Oriental (iPhone丨Android)是一款 DIY 音樂片段的應用。如果你是一個瑜伽或者太極愛好者,或許在冥想的時候,會希望有一段寧靜的音樂陪伴。 它在主頁中提供了 30 多種類型的音樂片段。這些音樂片段有的是由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演奏,如笛子、編鐘等,也有的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像鳥聲、海浪聲。 你可以隨意組合這些聲音,混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由于每一個聲音片段都是可以獨立設定音量大小, DIY 的時候你可以預先想象一個畫面,然后把音樂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像這樣,遠處有隱約的水聲,近處有挽歌和木編鐘的聲音,通過聲音大小的設置,你可以用音樂繪出一幅寧靜的畫面。 ![]() 當然如果你覺得 DIY 太麻煩,還可以點擊收藏,選用它已經定義好的音樂片段。 ![]() 如果你想要增加跑步的趣味,可以考慮這兩個應用: Zombies run Zombies run (iPhone) 是個老應用了,但這絲毫不妨礙我們推薦它。 打開 Zombies run,你看到的頁面并不像其他運動類應用,進入這個應用后你成為了一個 Runner 5 的角色,選擇好你要的任務,戴上耳機你就可以開始跑了。 ![]() 耳機那一邊是一個充滿了僵尸的世界,就像所有世界末日類型的電影一樣,你成為了方圓百里內唯一的人類,耳機那頭不時會有人用對講機跟你說話,告訴你往哪里走,取什么補給,提醒身后有僵尸快跑。 跑步的過程中它會告訴你這段時間內所撿到的補給品。由于每次跑步你會進入不同的任務場景,因此你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供給品,比如棒球棒,內褲,藥品等。這些供給品有什么用?你可以用它們來營救人員或者建造基地。 ![]() 對,它還是個模擬類經營游戲,跑完步后你可以進入到基地建設頁面。你可以選擇新建或者拆除基地頁面的場地,而經營的素材需要你通過跑步去獲得。 不過別忘了,它除了是個游戲類應用,還是一個跑步記錄軟件,它不僅可以詳細記錄跑步數據,更有意思的如果你是在室內的跑步機上健身,它同樣可以記錄你的數據,而這是它與大多數通過 GPS 定位來記錄跑步數據的應用所不同的。 網易云音樂里面的跑步 FM 網易云音樂( iPhone丨Android )在最近更新的版本里添加了跑步 FM 功能。如果你喜歡邊運動邊聽音樂不妨試一試。點開私人 FM 后,選擇跑步模式,手機探測到你開始運動后會自動播放音樂。 ![]() 歌曲是根據你之前常聽的歌曲類型來推測播放的,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樣最近總是在聽馬頭琴的音樂的話,不要被一開場的蒙古民歌驚訝到。 有點好玩的是,它其實是根據你跑步的速度給你推薦的不同節(jié)奏的歌曲,所以每首歌結束的時候的即時速度會決定這你接下來兩三分鐘會聽什么歌。 跑步結束后,它還會根據你跑步的時間推算出你消耗的卡路里量。 如果你想約個場地、教練,這些服務也可以幫到你 | 燃點 & 燃健身 & 銀聯錢包 時間地點不應該是逃避健身的借口。 即使你完全不相信自己能夠定期去同一家健身房、和同一個私教定期見面,也可以先從單次的訓練開始。 燃健身(iPhone|Android) 燃健身是一個按次預約健身房使用時間和私人教練的服務,目前已經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的服務。 ![]()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搜索相應的課程,減脂、增肌、身體恢復、武術搏擊等不同的分類下都能找到相應的教練,而預訂場館也可以根據想要使用的項目來尋找附近最合適的。 除此之外,燃健身還有一些健身相關問題的線上討論。健身這件事很容易陷入方法論強迫癥,但是與其討論一百種規(guī)避運動受傷的方法,不如先動起來再說。 ![]() ![]() 如果你工作學習忙碌,也不能經常去健身房,那么 HIIT 算是鍛煉里面最省時間的高效運動法了。 打開你的應用商店,估計有不少 7 分鐘鍛煉法,他們大部分的原理都是 HIIT(高強度間歇性訓練),簡單來說,就是進行 20-30 秒的高強度訓練(例如高抬腿什么的),然后休息 10 秒鐘,進行下一個動作,這樣循環(huán) 7 分鐘。 如果你已經開始這種高強度的鍛煉方式,那么這個小工具很實用: 12MinAthlete(iPhone) 這應用的名字就是鍛煉 12 分鐘的意思。里面有很多徒手就可以做的 HIIT 課程,但這也沒什么大不了,一般健身應用都會有。 但如果你自己想要 DIY 一套 HIIT?或者從微博微信上找到了一套健身應用里面沒有的 HIIT 課程?他們的間歇可能是 15 秒?每個動作做 45 秒?難道用手機鬧鐘來做一個動作設置一次嗎? ![]() 那么你可以直接用 12MinAlthete 的定時功能來制作——設定好每個動作要做的時間,間歇休息的時間,然后就可以開始運動了! 以及,12MinAlthete 也是我看過的 HIIT 鬧鐘使用簡單的一個了(你也可以下一個 Interval Timer 來對比對比)。 時刻監(jiān)測運動效果,手環(huán)手表要用起來 | Apple Watch & 小米運動 Apple Watch 的自帶健身應用 Apple Watch 一直被詬病為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但對于健身減肥的人們來說,它還是很好使的。 ![]() Apple Watch 的健身記錄運動會自動記錄你每天站立、活動、運動的狀態(tài),也可以做為其他自我量化分析應用的數據來源。 運動的時候可以提前設置好運動項目,比如在跑步的時候抬手就能查看實時的配速、距離和消耗熱量。 對于健身者來說,Apple Watch 最好的功能應該就是隨時監(jiān)測心率狀況了。因為心率狀況也跟你消耗的卡路里計算多少相關,如果你在健身,那么經常看看自己又沒有達到最低燃脂心率(這是一種衡量運動有沒有減脂效果的計算方法,怎么計算看這里)。 在 Apple Watch 之前,通過跑步來減脂的人們還需要額外買一條心率帶綁在胸前,現在真是方便多了。 小米運動 如果你用小米手環(huán)(需要帶心率監(jiān)測的“光感版”)那么可以有部分即時監(jiān)測心率的功能,盡管目前只支持跑步。 在小米運動應用的左上角有一個跑步模式,可以隨時監(jiān)測位置和平均心率(我會在做其他運動的時候也開著,就為了看看是否達到燃脂心率)。 ![]() 不過也僅限于此。 因為別的情況下,你必須在應用里面點擊監(jiān)測,心率監(jiān)測功能才會開啟。在這方面比 Apple Watch 弱不少。 還有一種好玩的方法,找個虛擬助理督促你減肥 | Lark & Get 一下 自己管不住自己怎么辦?找人來幫你,一個朋友、一個教練或者是一個全能的助理。 Lark Lark(iPhone | Android)就像是健康管理領域的人工智能,如果你看過電影《her》的話,可以把她想象成 Samantha,只負責督促你吃得更健康、運動得更多的那種。 ![]() 當它用問你每餐吃了什么的時候,你就可以像回答朋友問題一樣記錄下自己每餐的飲食。根據你的記錄,Lark 會給出它的建議,比如雞胸肉是個不錯的選擇,它還會表揚你一下,時不時也獎勵你一顆虛擬勛章。 而接入手機上的運動數據、睡眠數據之后,Lark 同樣關心你每天有沒有合理安排時間在運動和睡眠上。比起微信運動上的步數排行榜,每天的運動數據交給 Lark 實時統計和分析,似乎更有意義一些。 你快走了半小時之后,可能就會收到 Lark 的鼓勵,類似于“你又走了 XX 分鐘,加油啊”那種。 Get 助理 Lark 很智能,反應夠快,但是全英文的對話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這時候或許你可以找一個線上的人工助理。 Get(iPhone、Android)最早只是一個微信服務號,在對話框背后是將近一百位人工小助理(愿意的話,可以稱呼他們 Angel),從訂外賣、訂咖啡、訂酒店到訂同城跑腿服務,都可以像吩咐助理一樣拜托 Get 搞定。 Get Fit 則是他們最近推出的包月付費 VIP 服務。在日常的人工助理之外,藏在對話框里的人還有專業(yè)的營養(yǎng)師和教練。 ![]() Get Fit 如今已經進行到第四期,代號 Get Fit 3.5,每月 199 元的費用換來的是全方位的健身、飲食指導,同時你也可以讓助理繼續(xù)幫你預訂各種服務,甚至寂寞了也可以問問助理,能不能送一只小狗上門來玩。 對于毅力不夠或者平時工作較忙的人來說,Get Fit 助理提供的不僅僅是督促減肥的服務,還有一種類似朋友的陪伴。你也許不一定都顧得上回復他,但是每到三餐,他會問問你吃飯了嗎、吃的什么,如果吃得不夠健康,助理會給一些下一餐的飲食建議,如果你實在懶得動腦子,他會幫你預訂好了送到手上。 在 Get Fit 服務正式開始之前,助理會對“主人”進行一次深度訪談,包括基本健康信息、減肥目標、生活習慣都囊括在內,甚至是否經常出差,出差途中愿意花多長時間運動都會被問到,因為這些細節(jié)都影響著 Get 助理為你私人定制的健身方案。 在一個月的體驗之后,相比起 Get 的手機應用,我們更建議在微信號里和 Get 助理互動。Get 現在在微信頁面底部的菜單欄里增加了鍛煉計劃、Fit 記錄以及每周記錄的入口,查看起來更為方便。當然,直接在對話框里問助理也可以。 如果社交對于你來說很重要 | Feel & 去動 健身本來就是挑戰(zhàn)自己的一項孤獨旅程,但總有那么一些時間,我們需要和其他在做同樣事情的人類打聲招呼,鼓勵自己繼續(xù)前行。 Feel 如果對于你來說社交比運動重要,或許選擇像 Feel (iPhone丨Android)這樣的社交類應用會更適合你。 進入到它的主頁面,你可以選擇自己想堅持的項目,每天打卡練習。比如每天堅持科學飲水,用打卡的方式提醒自己每天按時喝水,注意運動。 ![]() 它還像動動一樣設計了一個逆天的貼片功能,選擇一張你要分享的照片,貼上你的運動數據,就可以驕傲地分享到社交網站了。(好的下圖和運動并沒有任何關系!) ![]() 此外,它還像幾乎所有的健身記錄類軟件一樣詳細記錄了你的運動信息,比如消耗的熱量,當日步數,攝入的熱量等。 重要的是社區(qū)里還有很多肌肉和美腿可以看,嗯,如果這樣會讓你動力滿滿的話。 去動 和 Feel 一樣,去動(iPhone丨Android)同樣是一款定位為社交類的健身軟件,但它是更像一個朋友圈一樣的運動社交類軟件。 進入主頁,你會看到自己關注好友每天發(fā)的朋友圈,只是它的內容全是關于健身的。 ![]() 當然,你也可以用打卡的方式分享你每天的運動類型及運動數據。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在通過它找到一些簡單便于操作的健身訓練教程,每段視頻教程時間都只有幾分鐘,而且它標注了鍛煉所消耗的卡路里,你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和參與人數來判斷是否每天要打卡鍛煉。 ![]() 如果你是一個愛社交的拖延癥患者,或許選擇以上這種社交屬性強的健身類應用,可以幫助你完成一個周期的訓練類課程。 同時也要睡得好,不然基礎代謝率會降一半哦 | Pillow & Awake & Relax Oriental 減肥么,三分之一靠休息。睡得好了,基礎代謝提高了,運動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相應地,許多時候我們會“壓力胖”,也都是睡眠不足導致的。 好好睡,有時候是一句問候,也是一種必須。 Pillow Pillow(iPhone )會記錄你的睡眠動態(tài),在設定好的起床時間范圍內,它會在淺睡眠狀態(tài)內將你叫醒。 使用方法很簡單,睡前打開 Pillow,給手機充上電,放在枕頭邊就可以了。用 Pillow 的一個好處是:啟動 Pillow 之后就停下來不刷手機了,自然睡得好。 ![]() 根據動作感應,助眠用的白噪音會在檢測你入睡之后自動關閉。高級版本的報表則會詳盡、細致地分析你的睡眠狀況。但即使是免費版本,也完全夠用了。 我們還多次推薦過的應用 Sleep Cycle (iPhone|Andorid),同樣嘗試在淺睡眠狀態(tài)中把你叫醒,減少“倒時差”的不適感。類似于媽媽邊做早飯,邊提醒你,“還有半小時就該起床了! 只不過,Pillow 的界面更美一些。 我們介紹過不少喊你起床的應用,用自拍、用朋友的怒吼甚至是用通關小游戲,Awake 則是一個設計得很好看的鬧鐘,界面簡潔又清爽,主題和中央的那幅畫會跟隨時間變化,是你早晨看到不會加重起床氣的那種。 ![]() 按照應用開發(fā)者的說法,Awake 是一個用“精神力量”喚醒你的鬧鐘,因為它的叫醒方式除了一段溫和的音樂,還有一首勵志詩歌。 這些詩句全部是開發(fā)者自己撰寫,在鬧鐘響起后出現在屏幕中央,也可以設置成自動語音朗誦。 不過,每次只能設定一個時間,如果你有隔 5 分鐘鬧一次折騰一個小時才能起床的習慣,這個應用怕是幫不了你。 Relax Oriental Relax Oriental (iPhone丨Android)是一款 DIY 音樂片段的應用。如果你是一個瑜伽或者太極愛好者,或許在冥想的時候,會希望有一段寧靜的音樂陪伴。 它在主頁中提供了 30 多種類型的音樂片段。這些音樂片段有的是由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演奏,如笛子、編鐘等,也有的是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像鳥聲、海浪聲。 你可以隨意組合這些聲音,混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由于每一個聲音片段都是可以獨立設定音量大小, DIY 的時候你可以預先想象一個畫面,然后把音樂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 像這樣,遠處有隱約的水聲,近處有挽歌和木編鐘的聲音,通過聲音大小的設置,你可以用音樂繪出一幅寧靜的畫面。 當然如果你覺得 DIY 太麻煩,還可以點擊收藏,選用它已經定義好的音樂片段。 ![]() ![]() ![]() ![]() ![]()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